近日,日本設計師為中國母子貼心改造46㎡蝸居的文章在朋友圈傳開,就連不起眼的地毯,也只需用濕水的毛巾輕輕一擦即凈,不需使用任何化學洗滌劑。
“因選用了納米級新材料,產品有特別好的抗水拒污功能,可以大程度上節約水資源,不會產生由于使用清洗化學洗劑而造成的污水,從而達到地毯清洗污水零排放。”在近日上海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以下簡稱展覽會)上,“網紅”地毯的制造商山東領潮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趙麗介紹,這款原本以出口為主的產品如今在國內賣斷了貨。
“傳統裝飾類材料存在維護成本高、環保性能差、VOC超標等諸多問題,但他們選用綠色原材料、高性能纖維,確保了產品環保達標零甲醛的同時,適用性更廣。而且,通過創新性設計,使得地毯如拼圖般簡單,使用壽命延續20年以上。”趙麗認為,在目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打造差異化核心產品是企業的生存之道。
“交融與飛越是近年來中國纖維材料發展的一大趨勢。越來越多的企業與智能制造融合,產業變革,助力中國制造轉變為中國‘智’造。”中國東華大學研究院副院長王華平表示。
通過幾天來在展覽會的走訪,記者也直觀感覺,不斷涌現的黑科技正在改變整個纖維行業的流行趨勢,而生態環保所占據的分量越來越重。
生物材料打破石油基產品壟斷
在展覽會同期發布的中國流行纖維趨勢2018/2019上,凱賽生物產業有限公司(下稱“凱賽生物”)開發的新型生物基聚酰胺——泰綸產品連續第二次入選。
這種由可再生生物質秸稈為原料制成的產品在問世之前,范圍內還沒有一家能夠利用生物技術大規模實施聚酰胺產品產業化的企業。
“相對于傳統的石油基聚酰胺產品,泰綸系列產品能幫助紡織下游行業降低對石油基原材料的依賴。同時,在產品功能性和性價比上更加優良。”凱賽生物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劉修才博士向記者介紹,泰綸作為新型的生物基紡織新材料,大限度地保留了天然纖維的活性成分,具有親膚柔軟、吸濕良好、低溫染色和本質阻然的特點。與傳統尼龍面料相比,使用泰綸材質的面料染色度更深,更鮮艷,同時價格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據目前已經利用泰綸纖維開發商用化產品的遼寧銀珠化紡集團董事長杜選介紹,經反復驗證,雙方合作開發的民用長絲染色性和回潮率都優于傳統尼龍。同時,在傳統石油基產品價格不斷高企、核心技術原料依賴進口的背景下,選用生物基纖維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石油資源日益緊張的今天,使用具有優異特性的、可再生生物質原料的生物基纖維今后會成為紡織和化纖工業新的增長點。目前我國已將生物基纖維列為‘十三五’紡織、化纖工業發展的重點任務,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的需求。”*院士蔣士成表示。
劉修才透露,作為在中國新投資的生產基地,新疆烏蘇生產基地將于近期投產。一期總投資超過4億美元,預計實現年產能5萬噸生物基戊二胺、年產能10萬噸生物基聚酰胺和年產能3萬噸長鏈二元酸。據了解,目前,企業位于山東濟寧新材料園區的長鏈二元酸生產基地,于2002年實現產業化,年產能為4萬噸。
紡織“銻”污染有望消失
除了原料端的變革,工藝技術的顛覆對行業發展也將是革命性的。在本次展覽會上,浙江恒逸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其自主研發的無銻綠色環保聚酯產品“逸鈦康”,通過新型鈦系催化劑替代傳統銻催化劑,使纖維在印染后整理過程中,避免了重金屬析出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實現了紡織品生命周期的綠色循環。
據了解,銻是一種化學元素,類重金屬。目前,含銻的催化劑是紡織領域廣泛經濟的合成催化劑。然而,當纖維制成之后進入下游產業鏈進一步加工時,銻元素會隨著后整理游離釋放出來,隨后累計沉積造成土壤和水污染。據統計,每年約有1萬噸的銻隨紡織品廢棄物進入到環境中。
“在當前的新環境形勢下,國家對各類水中銻的含量不僅有明確的規定,而且有嚴格的檢查。如在紡織染整工業企業或生產設施的水污染物種增設了總銻的排放控制要求,許多紡織印染企業因為銻排放或限產關停,但都未從源頭徹底解決銻污染問題。”中國印染行業協會會長陳志華表示。
“鈦系催化劑有很高的技術壁壘,既要保持催化劑的高能活性,又要抑制聚酯產品被著色或黃變,使得這種環保健康的催化劑技術*處于瓶頸。”浙江恒逸石化常務副總裁王松林介紹,經過兩年時間努力,他們通過自主立項、自主研發,采用全新配位化學結構的鈦系催化劑及復合催化體系,終于攻克了產品生產時的技術難關,成功開發出了國內個與銻系催化劑產品同等質量的長絲級無銻環保聚酯產品,有效滿足后道產業鏈廠家對環保的需求。
據一位紡織印染企業負責人測算,目前,僅銻一項指標,企業處理印染廢水的噸處理成本就在一塊多元,隨著鈦系催化劑的推廣應用,將釋放巨大的環境與經濟效益。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