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關于組織2025年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項目入庫工作的通知
各地級以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
為貫徹落實國家及我省關于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根據《廣東省推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粵府辦〔2025〕6號)、《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廣東省財政廳關于印發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關資金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粵工信規字〔2025〕6號)等文件精神,現組織開展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項目入庫工作。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補對象
廣東省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中,2024年工信部新認定的第六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不含復核不通過后,再次被認定的企業)。
二、獎補標準
(一)基礎獎補:珠三角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00萬元,粵東、粵西、粵北地區每家企業獎補120萬元(2025年度基礎獎補資金即2025年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資金已于2025年8月公示下達)。
(二)額外獎補:各地級以上市給予本地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獎補的,省財政進一步參照地市獎補金額,再按1:1比例予以額外獎補。基礎獎補與額外獎補總額度最高為200萬元,對于先后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的,按照就高原則獎補,不重復疊加。本項所稱地市獎補,僅指對本地2024年首次獲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給予的直接獎勵。
三、申報條件
(一)基本條件:獎補對象應在廣東省轄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承擔民事責任能力,誠信經營、依法納稅、未被納入嚴重失信主體名單或經營異常名錄。近3年在專項審計、績效評價、監督檢查等方面未出現嚴重違法違規情況,在質量、安全、環保等方面未發生重大及以上事故。
(二)人工智能企業需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 從事人工智能業務,具備相關基礎設備條件和專門經營場所。人工智能業務包括:
基礎支撐業務。包括基礎數據、智能芯片、智能傳感器、計算設備、算力中心、系統軟件、開發框架、軟硬件協同以及人工智能管理、測試評估、安全、治理等。
關鍵技術業務。包括機器學習、知識圖譜、大模型、自然語言處理、智能語音、計算機視覺、生物特征識別、人機混合增強智能、智能體、群體智能、跨媒體智能、具身智能等。
智能產品與服務業務。包括智能機器人、智能運載工具、智能移動終端、數字人、智能玩具、手術機器人、智能醫療器械、腦機接口、護理和服務機器人等產品,以及模型即服務平臺、智能應用開發等服務。
行業賦能業務。包括提供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智慧城市、科學智算、智能家居、智慧農業、智慧能源、智慧環保、智慧金融、智慧物流、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健康養老、智能藥械研發、智慧交通、智慧文旅等行業解決方案。
2. 企業的人工智能業務收入需滿足以下條件:小微企業上一年度人工智能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50%(含)以上;中型企業上一年度人工智能業務收入占營業收入的30%(含)以上,或上一年度人工智能業務收入不少于2000萬元。大中小微企業的劃分按照《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執行。
(三)機器人企業需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 主要經濟活動為工業機器人制造、特殊作業機器人制造或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機器人企業主要經濟活動是指《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中的:工業機器人制造(3491)、特殊作業機器人制造(3492)、服務消費機器人制造(3964)。
2. 企業屬于機器人產品和服務收入應占其上一年度營業收入50%(含)以上。
特別說明:企業同時滿足“人工智能企業”“機器人企業”申報條件的,應自主選擇其中一個申報類別,并在申報材料中明確提供業務及收入構成依據,不得重復申報。
四、申報材料
(一)申報單位須按要求提交以下材料(包括但不限于):專項資金項目申請書、營業執照復印件、2024年度審計報告、信用廣東查詢的企業信用信息報告、真實性聲明和合規經營承諾書、其他需補充的材料。
(二)地市工信局須按要求提交以下材料:地市印發的配套資金政策文件等。
五、相關要求
(一)嚴格項目評審入庫。各地市要按照“誰審批、誰負責”原則,落實“三重一大”相關要求,嚴格組織項目申報、評審、復核,對項目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結合本地實際及時發布項目申報通知或指南,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組織企業申報,按規定程序完成項目入庫的審核報批,明確入庫企業及金額。
(二)認真組織項目申報。各地市于2025年9月30日前將項目入庫情況及附件1正式上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按照“四掛鉤”要求,各地市要全面實行項目庫管理,未納入項目庫的項目,原則上不安排預算。
六、其他事項
省財政資金獎補對象指在廣東省注冊登記的企業,不含深圳市企業,深圳市可參照執行。
附件:
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5年9月5日
(聯系人及電話:融資促進處 江珍媚、梁小瑾,020-83133274;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專班 王潤北,020-83134257)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智”聯全球,“造”夢金陵!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覽會即將盛大啟幕
11月27日- 29日,2025世界智能制造博覽會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盛大啟幕。- 2025-11-10 14:08:09
- 9927
-
機器人產業前三季度產量超去年全年,十月下旬融資規模超24億元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產量已達59.5萬套,超越去年全年總量,同比增長29.8%。在這份亮眼成績單的背后,是資本市場的持續加碼——僅10月下旬,四家機器人企業就宣布獲得約24億元融資,其中單筆融資最高達15億元。從國家隊背景的五八智能到初創企業中科第五紀,從完成年度第四輪融資的松延動力到啟動上市準備的樂聚機器人,億元級融資已成為行業常態,資本正以前所未有的熱情- 2025-10-30 13:22:04
- 14974
-
2025年9月,珞石機器人、微億智造、優艾智合及極飛科技相繼遞交招股書,覆蓋工業、協作、移動操作及農業機器人等多元領域。
- 2025-10-15 13:36:09
- 18364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