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老百姓生活的四項基本需求,也是人類文明發展中重要的基礎。而在“衣食住行”中,“衣”或許是最代表人類文明發展的一項,因為與動物相比,“穿衣服”是人類獨特的文明行為。
事實上,直至今日,服裝已經成為了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種文化符號,他可以反應地域習俗,同時也是“美”的一種體現形式。但是久其發展,服裝始終貫徹著一項基本職能——保暖。
從人類披上獸皮,服裝的概念逐漸誕生開始,御寒和護體(包括遮羞)就是服裝的基本屬性。所以即便到了今天,能夠在日常生活中普及開來的服飾,其在功能性多少會和御寒和護體沾邊。也正因如此,如今服裝產業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便是提升其保暖控溫能力。
而想要提升這一能力,一個重要的突破口便是材料。近日,天津大學就在這方面獲得重要突破。近日,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封偉教授團隊,受中亞濱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吸鹽-泌鹽機制啟發,開發了一種基于中空氣凝膠纖維(HAFs)的創新性溶脹-去溶脹策略,構建出“力學-光熱性能協同增強的MOST-織物體系(SPMFS)”。解決了MOST織物發展受限于MOST分子與織物較差的界面相容性難題。
研究團隊把由熱塑性聚氨酯制成的中空氣凝膠纖維作為基材,將其浸泡在特殊的偶氮苯/氯仿溶液中,使其充分吸收溶液而膨脹。隨后將膨脹的樣品干燥。干燥時,偶氮苯分子會從內部被擠出并在纖維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致密的偶氮苯單晶層,從而讓纖維內部的分子結構更緊密。并且,處理后的纖維還獲得了獨特的光學特性、力學性能以及熱管理能力。
測試結果顯示,所制備的 SPMFS斷裂應變增加 48%,拉伸強度提升 129%;光充電與光放電效率顯著增強(光轉換效率 > 94%),且能量密度均勻分布;在420nm藍光照射下,70秒內升溫25.5℃。并且,作為織物基本的耐用性也有保障。經過50次摩擦、500次拉伸彎曲,甚至72小時連續洗滌后,光熱性能保留率仍超90%,并能實現可控光熱理療,成功克服了傳統MOST材料易脫落、壽命短的問題。
此外,由于其本身能通過調節光照強度精準控制釋熱溫度,因此無論是作為服裝還是用于理療熱敷產品,材料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目前,相關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Swelling-Deswelling Strategy Unlocks Synergistic Molecular Solar Thermal-Fabric Systems for Personal Thermal Management”為題,發表于國際材料期刊《Advanced Materials》,感興趣的讀者可以查閱學習。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從出口情況看,受高基數影響,紡織服裝出口未能延續前兩月的增勢,3月單月,我出口中間品57.3億美元,同比下降20.1%,其中出口紗線11.8億,同比下降10.7%,出口面料45.5億美元,同比下降22.2%。
- 2024-05-10 17:13:16
- 755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匿名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