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紡織集群
10萬錠紡紗柔性化生產智能工廠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
(一)
企業簡介
江蘇大生集團有限公司是江蘇省消費品領域重點企業,深耕紡織行業,擁有悠久發展歷史與深厚行業積淀。公司注重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化升級,構建完善的生產、研發與銷售體系,產品涵蓋多種紡織消費品,憑借穩定質量與優質服務,在行業內占據重要地位,2022—2024年業務規模穩步增長,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顯著。
(二)
核心技術突破
核心技術聚焦紡織行業智能化,突破紡織生產全流程數字化控制技術,實現紡紗、織造等環節精準管控,工序自動化率從60%提升至90%。開發智能檢測與質量控制技術,應用機器視覺與AI算法,實現產品缺陷快速識別與分類,檢測效率提升80%,漏檢率降至0.5%以下。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生產各環節數據,實現400+臺設備聯網、數據貫通與智能調度,數據傳輸延遲低于100ms。
(三)
工廠特色亮點
1.紡紗產業全面突破智能工廠建設的突破、提升智能化裝備水準
借鑒數字化紡紗車間建設的成功經驗,實施智能紡紗工廠建設,全部設備采用數字化、智能化配置,并在原先數字化紡紗車間的基礎上進一步加以提升,重點在提升遠程交互控制能力和反饋、反控能力,爭取借助大數據、云平臺、人工智能等手段,實現生產和管理系統EMS的智能化。與此同時,探索將智能化的生產管理系統和ERP系統深度融合,爭取實現智慧化紡紗工廠的突破。
2.建設企業管理云平臺,實現ERP和MES深度融合,并擴展成行業資源整合平臺
在大生工業園建設中央計算機控制中心,升級組建企業管理云平臺,實現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將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向縱深推進,全方位系統推廣實施兩大管理系統:一是面向生產制造層面的制造執行系統(MES)、自動監測和動態精細化管理系統;一是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并在企業管理云平臺上實現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加以集成應用,形成完整企業指揮系統。利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特別是物聯網技術,在紡織行業生產制造、供應鏈環節、物流環節,推廣使用條形碼和射頻識別(RFID)技術,實現全產業鏈實時、遠程、在線控制,并作為過程控制納入企業管理云平臺,與企業經營管理系統無縫對接,實現智能工廠的突破。
3.提升產品檔次,引領消費潮流,打造“大生”品牌,滿足市場高檔化需要
智慧紡紗工廠集中用于生產差別化纖維、高技術纖維和生物質纖維等技術先進、產品附加值高,利用多種生態環保纖維的不同特性,研究多種纖維的科學組合技術和新型集成紡紗機制造技術。集團產品要順應國際環保新潮,體現“綠色紡織品”概念,逐步達到和獲得環保標志(綠色標志)、生態紡織品標志,滿足國內外市場對綠色產品、生態產品的需求。
4.紡織主業全面集聚,實現節能減排增效,提升大生工業園區綜合效能
本項目在大生工業園區多期技術改造形成的基礎配套能力上,對現有配套設施加以合理調整,發揮綜合效應,達到規模經濟性,大大降低單位生產能力資源占用比例,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5.產品的先進性
本項目產品作為高檔面料原料,終端與國內外知名品牌優衣庫、無印良品、雅芳婷、東帝興等合作,拓展在高新材料、高端技術、產品品牌、市場開拓等多方面的合作,增強創新能力,推動產品換代升級。集團自己的織造業直接消化本項目產品,自用紗織造的服裝面料產品下游客戶大都為制作阿迪達斯、雅戈爾、溢達等國際一線服裝品牌廠家;生產的家紡面料供給羅萊、凱盛、金太陽等家紡品牌,天絲類純紡、混紡、交織家紡面料成為公司的特色產品。本項目產品根據其不同功能特性,可廣泛用于服裝、家紡、家居及醫藥衛生等不同領域。產品不僅具有天然纖維的吸濕透氣、柔軟舒適的功能,同時可賦予潤肌養膚、抑菌、防紫外線和易于生物降解等多種功能特性。該項目技術及產品的研發、設計均為企業自主完成,生產所需成本較低,在市場競爭中有著技術、質量、價格的優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具有市場主導能力,市場占有率會越來越大。
(四)
主要成效
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勞動生產率從80萬元/人增至112萬元/人,增幅40%;產品研制周期從60天縮短至42天,縮短30%;不良品率從3.5%降至1.4%,降幅60%。運營成本有效降低,通過智能管控年節約成本超1500萬元,能源與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達到綠色工廠標準。數字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市場響應速度加快,帶動紡織行業智能化轉型,獲得10余項專利,行業競爭力持續增強。
聚酯纖維多工藝段柔性并行智能工廠
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
(一)
企業簡介
江蘇恒力化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是世界500強恒力集團化纖板塊核心主體,屬大型民營企業。作為國內唯一同時具備滌綸民用與工業用纖維生產能力的龍頭企業,工業用纖維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主導參與36項國家及行業標準制定。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高水平研發平臺,累計承擔近30項省部級以上科技項目,榮獲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制造業單項冠軍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二)
核心技術突破
核心技術聚焦化纖智能化生產,自主研發HENG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多系統數據壁壘實現一體化管控;突破192位熔體直紡線柔性化改造技術,建成全球最大纖維柔性生產線,支持多品種快速切換;聯合開發化纖全流程智能化設備,突破機器視覺、倉儲模型及精準定位等技術,實現生產流程自動化。
(三)
工廠特色亮點
1.自主開發HENG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
恒力化纖攜手蘇州恒力智能科技,自主打造HENGLINK工業互聯網平臺。該平臺基于企業需求,自主設計數據結構、應用場景及核心流程,確保業務獨立性和可控性。相較于第三方平臺,HENGLINK更精準滿足核心需求,避免服務不匹配問題。
2.差別化聚酯纖維智能制造工廠
恒力化纖智能工廠打破原有廠房與設備局限,全廠整體規劃。基于國際一流的紡絲設備,配套新增自動清板、自動落筒、智能外檢、自動包裝及立體倉庫等多套智能制造裝備,實現了從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數字化與智能化,構建化纖產品全生命周期生產管理體系。完成了百萬噸級差別化聚酯化纖工廠的智能化改造,樹立了超大規模紡絲工廠智能化轉型的行業典范。
3.柔性復合纖維智能生產線
集成“熔體直紡+切片紡”技術,建成全球最大柔性化生產線,可靈活適配多品種、小批量定制需求,高效產出FDY、POY及復合絲等多種功能性纖維產品;搭配在線智能外觀檢驗系統,實現絲錠質量全程監控與精準分級,兼顧生產靈活性與品質穩定性,完美平衡規模化生產與個性化需求,引領行業柔性制造新范式。
(四)
主要成效
關鍵指標成效顯著,關鍵設備數控化率、聯網率均達100%,生產效率提升14%,產品不良品率下降49%。運營層面,庫存周轉率提升80%,單位產值綜合能耗降低13%,碳排放量下降18%,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15%。恒力化纖智能制造模式引領行業內50余家企業智能化升級,同時帶動國內智能制造裝備迭代升級,推動了產業鏈協同發展。
來源:省工信廳信息化發展處
編輯:劉敏
審核:李斌
終審:肖云科
原標題:2025年度江蘇省國家卓越級、領航級智能工廠優秀案例 | 高端紡織集群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紡織服裝機械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紡織服裝機械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為聚力培育高端紡織集群和品牌服裝家紡產業鏈,省工信廳邀請行業知名專家、集群鏈主企業負責人、專精特新企業技術負責人等組建江蘇省高端紡織集群專家委員會,對集群和產業鏈發展方向、技術攻關、重點工作、重大活動、生態構建等進行把脈問診和提供決策支持。
- 2023-10-21 10:35:08
- 711
-
按照目標,到2025年,全市紡織服裝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其中服裝服飾產業產值占紡織服裝產業比重達到20%以上...
- 2023-08-28 14:01:00
- 613



直播回放
直播回放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